了解一下RFID在醫療系統當中的應用
醫療體系效率低下、醫療服務質量欠佳的就醫現狀是多年來社會一直關注的焦點。由于醫療信息不能共享,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無人問津,輾轉于不同醫療機構的重復檢查和繁瑣手續,更是耗時費錢。醫療資源的配置、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服務的便利性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迫在眉睫。2009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推出意味著醫療改革再次踏上征程。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面對中國醫療改革面臨的現狀,以信息化技術為核心的智慧醫療,特別是物聯網技術的出現,無疑是推進中國醫療改革事業發展的一把利器。
作為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射頻識別技術已經在醫療領域進行了實踐。其在醫療、護理領域的潛力巨大,能夠幫助醫院醫療、藥品、人員及管理信息的數字化采集、處理、傳輸和共享等。特別是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條碼化患者身份管理、移動醫囑、診療體征錄入、移動藥物管理、移動檢驗標本管理、移動病案管理數據保存及調用、嬰兒防盜、護理流程、臨床路徑等管理中,均能發揮重要作用,從而解決醫療平臺支撐薄弱、醫療服務水平整體較低、醫療安全生產隱患等問題,實現加速推進醫療信息系統的建設。
早在2008年,國家提出了加強醫療和銀行等相關行業的聯合,推進醫療領域的一卡通產品應用,擴大IC卡的醫療服務范圍,加快推進IC卡和RFID技術的應用試點和推廣等工作。2009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同時提出了要加大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發展力度,特別是RFID技術的應用。同年5月,衛生部再次提出要加強IC卡和RFID技術在醫療保健、公共衛生和藥品管理、防偽等應用,加快制定IC卡醫療信息標準,積極推進IC卡的區域化應用,實現醫療信息區域共享等。
RFID技術,可用于移動護理系統,這是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護理系統中的應用之一。在加強醫院的現代化信息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它能給患者帶來很多好處,使得隱私得到保護,醫療更加安全。由于采用嵌入式RFID腕帶,使得相關醫療信息得到了保密,只有醫護人員可以按權限查詢患者的信息,保護了患者隱私。并且,采用RFID技術實現對患者診療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得到跟蹤確認,協助和指導護士完成醫囑,由于有了醫囑執行項目的電子化確認過程,使護理質量監控和護理工作量的量化成為可能,實現患者診療過程的可視化管理。
靈天智能rfid電子標簽
RFID腕帶發行管理主要是在后臺系統建立起RFID腕帶與患者信息的對應關系,患者從掛號開始隨身佩戴電子腕帶,其中記錄了患者的姓名、性別、血型、以往病史、入院生命體征情況等信息,在門診系統的各個環節,患者均佩戴唯一的電子腕帶作為身份識別方式,并可據此在醫院提供的自助查詢平臺進行自助病歷查詢甚至打印化驗單據,在各個關鍵診療環節核對患者身份,保障醫療安全。
利用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生成醫囑執行條目,護士使用移動到患者的床旁,讀取患者佩戴的RFID腕帶信息,通過無線網絡自動將需要執行的醫囑調用,護士通過移動終端記錄醫囑具體執行的信息,記錄患者生命體征及相關項目,用藥、治療信息確認,實現動態實時的床邊護理服務。由于采用移動護理系統,醫護人員能更簡便的獲取、錄入患者各種醫療數據的信息,使得護士減少了因查詢、核對而產生的打印、抄寫工作以及來往護士站與病房之間所化費的時間,大大優化了護士工作流程。
目前國際物聯網標準工作組已發布RFID標準來要求RFID廠商嚴格遵守。同時植根于RFID電子標簽領域多年的芯片廠商對RFID醫療應用非常看好,針對醫療應用,許多芯片廠商還專門推出了超低功耗RFID醫療解決方案,用于醫療設備和藥品的管理,獲得了用戶的青睞。在安全方面,部分專家已經考慮提供業務處理所需要的特有的密碼算法支持,同時采用地址加擾等安全技術,以保證片內密鑰等敏感信息的安全存儲且不被讀出到片外。防止物理解剖攻擊、旁路攻擊、電流、電壓等常見物理攻擊方式,也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因此,基于RFID在醫療管理上的技術優勢,以及各界對該技術的良好預期,相信專注此領域的業者必定會有所斬獲。
利用物聯網技術構建電子醫療體系,可以給醫療服務領域帶來更多的便利。要提高醫療服務現代化水平,不僅要提高對患者的高精尖的醫療人才的服務,同時還要通過相應的手段來提高醫護人員自身的服務能力。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使醫療監護設備無線化,目的是使患者能夠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最終的目標是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醫療資源最大化,使大家能夠共享優質醫療資源。希望在?十二五%期間,能夠推進物聯網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以上資訊由rfid電子標簽生產廠家靈天智能收集分享。www.tjyong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