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RFID電子標簽普及方面面臨的幾大挑戰
今天rfid電子標簽生產廠家靈天智能給大家分享RFID電子標簽普及方面面臨的幾大挑戰。
1、成本:盡管RFID標簽、讀寫器及軟件的成本一直在下降,但對于許多想要進行商品庫存跟蹤的公司,RFID部署所需的成本仍然是無法承受的。且目前RFID技術的應用幾乎都是上游投資、下游受益,這極大地損害了上游企業投資RFID技術的積極性。特別是在人力成本較為低廉的國內,很多公司會選擇增加員工部署,而非改造系統。
具體而言,企業需要將打印出來的RFID標簽粘貼到每一件需要識別的商品上,同時需要配備相關的識別設備如通道機、手持設備等。另外,企業還需要將RFID與原有的ERP系統進行整合,業務流程會較之前復雜,生產、運輸、倉儲都要協調進行。因此,RFID部署前期投入的成本較高,需要有一定的動力和魄力才能推進。
2、技術標準難以統一:對于RFID的技術標準,國際上目前難以做到統一,使得產品開發和應用定位比較混亂,主流技術標準在推廣方面都試圖不斷強化自身影響力,尤其看中中國未來的RFID技術推廣,一度曾出現ISO/IEC、EPCGlobal、UID、AIM-global、IP-X五大組織負責或領導人幾乎同時出現在北京和中國RFID領域相關負責機構接洽的情況,試圖通過中國的加盟而強化自身在RFID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導地位。對于中國而言,也在積極謀求自身的技術標準獨立,以保護自身的技術、經濟和安全利益。因此,RFID技術標準的統一存在一個推廣瓶頸的問題。
3、讀取準確率需要提高:數據完整以及正確性是決定RFID系統性能的重要因素,在閱讀器作用域內多個標簽同時向閱讀器發送數據或者一個閱讀器在另一個閱讀器的作用域內時,信號間發生相互干擾,導致閱讀器接收到的數據錯誤,即無法完整的識別出標簽,或者識別出錯誤的標簽。因此,多目標識別既是RFID的最大優勢,也是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點。
整體上來看,國內RFID應用的主要市場在身份識別、交通管理、軍事與安全、資產管理和物流與倉儲等領域。而RFID在國外的應用中,零售和運輸物流占據的絕對的主力。兩者相加約為整個市場的40%。很多零售商場等服裝與零售龍頭已經全面部署RFID應用。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慮,雖然RFID標簽很多都是在國內生產,但其在消費領域的應用卻多見于國外企業。典型的一些快消服裝品牌,其在全球的門店以及85%以上產品都運用了RFID標簽。在國內的消費領域,除了噱頭滿滿的“無人零售店”,也有一些服裝行業的公司開始嘗試運用這項技術。
早在前幾年,海瀾之家正式啟動了RFID流水化讀取系統的研發工作,并選定了3家企業作為海瀾之家RFID流水化讀取系統的標簽供應商。海瀾之家向選定的RFID標簽供應商提供商品品號、色號、規格、數量等SKU信息,RFID標簽供應商負責將這些信息寫入芯片并發往服裝生產商,再由服裝生產商將帶有RFID標簽的吊牌綁到服裝上。2023年,一些服裝廠家召開的RFID電子標簽供應商招標會,電子標簽采購項目規模達50億片。這也說明,在消費領域,目前RFID標簽的運用還局限在物流、銷售方面,生產環節應用較少;大公司、創業類公司的推進動力較強,中小公司、中間環節較多的公司推進意愿弱。
長期來看,隨著RFID標簽成本的下降、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國際標準的統一,RFID標簽可以在更多領域代替條形碼。同時,可以預期,最先行動的一定是行業內的領頭企業(從開始測試到上量需要3-5年時間),并逐漸向行業內的中小企業普及。
相關供應商方面,初期,用戶更傾向聘用規模較小的RFID研發公司作初步試驗,但隨著RFID應用愈來愈廣泛,大公司如會轉投大型的、較有口碑的商業科技伙伴,因為他們早就有良好的軟硬件開發能力。短期來看,“無人零售店”還難成為RFID技術的下一個爆發點,但卻是RFID技術在消費零售領域的一次新的嘗試。當然,RFID技術只是“無人零售店”吸引關注的眾多原因之一,這種新零售形式的價值還在于對線下顧客消費大數據的搜集。整體來看,無人零售店仍處于技術探索的早期,做到真正的無人值守為時尚早。因此,相比起“無人零售店”,RFID芯片或許會率先出現在我們的衣櫥里。更多資訊,關注我們靈天智能網站。www.tjyong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