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天智能科技分享RFID標簽的一些簡單原理
隨著中國物聯網的飛速發展,物聯網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也非常普遍。物聯網區別于互聯網在于它通過感知層連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感知層的數據采集是物聯網應用層進行可靠、精準數據挖掘的技術基礎。數據采集是物聯網感知層最關鍵的技術,目前常用的數據采集方法有條形碼,二維碼和RFID技術。說到RFID技術,我們不得不要了解RFID數據采集的原理,以及RFID技術中不可缺少的RFID標簽(也稱超高頻標簽,rfid電子標簽)。
一、關于RFID數據采集方式原理介紹
RFID和條形碼、二維碼不同,條形碼和二維碼都可以認為是打印在紙片上的圖案,編碼在圖案上的黑白條或黑白格子里,沒有芯片。RFID技術采用的是電子標簽,信息是保存在芯片里的,芯片可以讀寫。使用的打印機也是專門的打印機,能夠在芯片上寫入信息。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閱讀器或者手持機將要發送的信息,經編碼后加載在某一頻率的載波信號上經天線向外發送,進入閱讀器工作區域的電子標簽接收此脈沖信號。可以讀取RFID標簽中信息,或者向其中寫入信息。標簽可以寫入信息,這是RFID技術的一大優勢,條形碼和二維碼打印后,只能讀取,不能再次寫入信息。
RFID電子標簽:由芯片及內置天線組成。芯片內保存有一定格式的電子數據,作為待識別物品的標識性信息,是射頻識別系統真正的數據載體。內置天線用于和射頻天線間進行通信。
RFID技術的產品有三大類:無源RFID產品、有源RFID產品、半有源RFID產品。無源RFID產品沒有電池,有源RFID產品和半有源RFID產品都有電池,半有源RFID產品電池功率小,不與讀寫器通訊時依靠自身電池能量維持待激活狀態。
二、RFID數據采集方式應用特點
不論條形碼,還是二維碼一次只能讀取一個標簽內容,而使用RFID技術,一次可以讀取多個標簽,讀取效率大為提高,這是RFID一個優勢,也因為該優勢,它在很多場合取代了條形碼。RFID有不同頻率,從工作頻段來分的話可分為,低頻(125Khz~134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860MHz~928Mhz全球各標準不一),微波(2.45Ghz、5.8Ghz)。頻率越高,傳播距離越遠,但是繞射或穿透能力較弱。 RFID標簽則可以重復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卷標內儲存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在被覆蓋的情況下,RFID能夠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并能夠進行穿透性通信。而條形碼掃描器材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辨讀條形碼。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更多超高頻標簽資訊,請繼續關注我們。www.tjyong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