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分享我國RFID發展的現處于的階段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來臨,RFID技術在物聯網世界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目前的RFID技術運用于物聯網工程中的方方面面,是構建物聯網體系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技術。行業進入成熟發展階段,產業鏈專業化、規模化。回顧中國RFID行業的發展歷程,在中國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國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設,引導眾多行業開展了RFID應用試點、培育了市場。2010年,物聯網發展被正式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后,中國RFID及物聯網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從時間上來看,中國的RFID產業發展大致需要經過四個階段:2006年之前的培育期,2006-2010年初創期,2011-2015年高速成長階段,2015年以后的成熟期。目前,中國RFID產業已形成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主要由四個板塊構成:標簽及封裝、讀寫器具、系統集成以及軟件。其中標簽及封裝板塊包括了標簽芯片設計與制造、天線設計與制造以及標簽封裝技術與設備三個小板塊;讀寫器具板塊則是由讀寫模塊設計與制造、讀寫器天線設計與制造以及讀寫器設計與制造構成。
在RFID產業鏈中,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制造和非接觸智能卡(含rfid電子標簽)封裝三個環節分工非常明確,分別由專業的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商、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商和非接觸智能卡(含電子標簽)封裝制造企業獨立完成。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和非接觸智能卡(含電子標簽)封裝專業化和規模化程度高。目前RFID產業四大板塊中,從各環節的產值占比情況來看,比重最大的是rfid電子標簽及封裝板塊,約為33.10%;其次是系統集成板塊,占比約為31.80%;讀寫器具和軟件的產值占比分別約為22.90%和12.20%。
隨著RFID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我國政府意識到應用RFID技術會給眾多行業的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加快了制定相關政策、推動RFID產業發展的步伐。近年來,中國有關政府部門對RFID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為RFID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中國RFID的應用從政府主導項目逐步向各行各業擴散。自2010年中國物聯網發展被正式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后,中國RFID及物聯網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據中國RFID產業聯盟數據顯示,2011-2017年,中國RFID行業的市場規模呈不斷上漲趨勢,且增速保持較快。2017年,中國RFID行業市場規模為662億元。前瞻預計2018年我國RFID行業市場規模在840億左右。2022年后有望大規模上漲。
在我國,RFID分為四種應用頻率,目前主要在高頻RFID上布局應用廣泛。RFID按應用頻率的不同分為低頻(LF)、高頻(HF)、超高頻(UHF)、微波(MW),相對應的代表性頻率分別為:低頻135KHz以下、高頻13.56MHz、超高頻860M-960MHz、微波2.4G-5.8G。從國內不同頻段RFID所占市場份額來看,高頻在中國RFID產業鏈中占據著絕對優勢,但是隨著倉儲管理,以及新零售和傳統服裝零售的大規模應用,超高頻需求不斷上升。所以總體來說,rfid在我國近年來會越發的發展迅速。關注rfid電子標簽生產廠家靈天智能,了解更多rfid資訊。www.tjyong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