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頻標簽項目常見問題分析
應用于開環還是閉環?
企業采用RFID可分為閉環應用和開環應用兩種,閉環應用(指在公司內部使用)和開環應用(使應用于整個供應鏈,其協同合作的要求更高,可能包括包裝供應商、合約制造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零售商等)。內部閉環系統的特點是很好的入門選擇,因為公司可以回避行業標準及與外部合作伙伴同步等問題。現在主要的 RFID應用還都是閉環應用,開環應用將帶來巨大的收益,但實施的難度和成本也很大。當前主要的開環應用是沃爾瑪等零售商所實施的RFID項目,但也僅涉及到零售商-供應商價值鏈的運送環節,供應商被要求在送往沃爾瑪店鋪的每一個貨盤上使用RFID標簽。
RFID標準問題
RFID應用涉及到很多技術,也就涉及到一系列的標準問題,從無線電頻率,數據格式,編碼等。目前,RFID還未形成統一的全球化標準,市場為多種標準并存的局面,但隨著全球物流行業RFID大規模應用的開始,RFID標準的統一已經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同。RFID系統主要由數據采集和后臺數據庫網絡應用系統兩大部分組成。目前已經發布或者是正在制定中的標準主要是與數據采集相關的,其中包括電子標簽與讀寫器之間的空氣接口、讀寫器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交換協議、RFID標簽與讀寫器的性能和一致性測試規范、以及RFID標簽的數據內容編碼標準等。后臺數據庫網絡應用系統目前并沒有形成正式的國際標準,只有少數產業聯盟制定了一些規范,現階段還在不斷演變中。
RFID標準爭奪的核心主要在RFID標簽的數據內容編碼標準這一領域。目前,形成了五大標準組織,分別代表了國際上不同團體或者國家的利益。EPC Global是由北美UCC產品統一編碼組織和歐洲EAN產品標準組織聯合成立,在全球擁有上百家成員,得到了零售巨頭沃爾瑪,制造業巨頭強生、寶潔等跨國公司的支持。而AIM、ISO、UID則代表了歐美國家和日本;IP-X的成員則以非洲、大洋洲、亞洲等國家為主。比較而言,EPC Global由于綜合了美國和歐洲廠商,實力相對占上風。
當前國際上在UHF(超高頻)頻段的RFID主要技術使用860MHz~960MHz頻段。所謂的標準之爭,主要也是指在這一頻段下的標準爭奪。因為它最具有適用于國際間物流管理的特性。
ThingMagic產品可配置支持,包括FCC(NA,SA)902-928MHz、ETSI(EU) 865.6-867.6MHz、MIC(Korea)910-914MHz、SRRC-MII(P.R.China)等在內的多協議多區域頻率特性,更支持用戶在860MHz~960MHz自定義頻段,符合更多國家標準,支持更廣泛的應用。
RFID和條形碼如何共存?
在很長時間內,條碼和RFID將處于共存的狀態。目前,電子標簽的應用領域主要還是集裝箱、貨盤,包裝箱,或單品價值較高的商品(如HP在打印機上貼 RFID標簽)。一個超高頻標簽的成本大約在20至25美分之間,即使比較樂觀的估計,在未來3年至5年間一個超高頻標簽的成本降到1至5美分,與條形碼極低的成本相比,電子標簽仍不可能在短期內取代條碼。
所以,在現在的RFID項目中,一般都會同時有RFID標簽和條碼存在,即同時貼上RFID標簽和條碼。所以也就同時要有RFID閱讀器和條碼掃描設備存在。并且要考慮RFID標簽和條碼標識之間的轉換問題。EPC編碼和條碼采用的都是EAN.UCC編碼。它們很容易進行轉換。
采用EPC編碼還是自定義編碼?
RFID標簽上可以保存任何格式的數據,GEN1最高是128位,GEN2是496位,所以你可以在 RFID標簽上保存符合EPC格式的編碼,也可以保存你自己定義的數據。只要不超過最高長度就可以。通常的做法是,在RFID標簽上只保存唯一的標識,而其對應的數據保存在后臺的數據中。
另一個問題是在標簽上是只保存編碼還是也保存其他數據,只保存編碼使的要查詢是數據庫才能把標簽上的標識同具體的業務信息聯系起來,如貼該標簽的物品所對應的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制造商等。而如果在標簽上保存這些數據,則不需要查詢數據庫就可以直接顯示或使用。
如何實現100%的識別率?
很多技術都不是100%的可靠,但并不影響我們使用它,如PC等。即便是條碼,我們采用人工的方式一個一個去掃描,但也不能保證這個工人不會出錯,不會有漏掃漏讀的情況發生。
RFID技術的優勢更多的是體現在群讀方面,而該優勢的核心是在于防碰撞算法。ThingMagic產品具有業界領先的防碰撞算法,同時,結合750標簽/秒的高速讀取能力,在同樣的時間內,可以更快更準的獲取到目標標簽信息,可以給到客戶更高的多標簽應用空間。
同時,一個好的流程設計,一些必要的容錯機制,都可以服務于我們最終的應用系統,使RFID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達到100%的識別率。
使采集的數據作用最大化
如果不對閱讀器讀取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就無法產生收益,所以RFID項目應充分利用采集到的數據,將標簽數據和業務數據,業務流程結合,并同后端的 IT系統集成,將數據融入ERP,B2B,BI,DSS,CRM等系統,實現數據的可見性和流程的自動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在開環供應鏈信息標準應用匱乏的情況下,很多閉環RFID應用就關注了這點。比如說日本和上海一些服裝店采用RFID技術的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北京工人體育場RFID門票系統,將RFID信息與顧客信息、積分信息甚至顧客的行走路線信息結合起來,創造更加量身定做的CRM系統,增強客戶的優質服務體驗。
標簽和閱讀器經常被錯認為是EPC/RFID的業務目標。但事實上,EPC/RFID的業務目標深入企業內部,只有把原始數據應用于企業工作流程中才有意。采用RFID技術獲得的回報與在整個流程中用這種標簽信息的次數成正比,也就是說,企業更應關注能使EPC/RFID數據應用于整個業務流程的應用,不能僅僅簡單的將RFID標簽“即拍即發” ,在流程中讀取EPC/RFID數據的次數越多、用這些數據分析并指導業務實踐越多,你的企業回報越多。
在未來開環供應鏈中,企業的神經網絡有能力延伸到整個供應鏈全流程,安裝了RFID/EPC這個實時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企業的大腦――ERP、 BI將實時互動起來。正如我們人一樣,多讀多看才會多思考,RFID/EPC帶來的海量實時數據會有助于決策層做出更有效的判斷。通過RFID/EPC為我們帶來的“細節數據”,廠家可以更加精益化生產、商家可以更加體貼的細節關懷、物流配送更加即時。
RFID中間件的重要作用
RFID中間件(即RFID Edge Server)是EPCglobal推薦的RFID應用框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它負責實現與RFID硬件以及配套設備的信息交互和管理,同時做為一個軟硬件集成的橋梁,完成與上層復雜應用的信息交換。目前,EPCglobal已推出相應的規范(ALE,應用級別事件)來統一和規范化這一層面的軟件實現。
RFID中間件起到一個中介的作用,它屏蔽前端硬件的復雜性,并把采集的數據發送到后端的IT系統。除了RFID中間件,對一個復雜的應用,還需要其他軟件,才最最大的發揮RFID的作用。使ROI最大化。如下圖,為BEA所提供的完整的RFID軟件解決方案.從RFID數據的讀取,保存,處理,分析,到其他應用系統的集成,通過門戶進行訪問控制等.。
ThingMagic提供完善的軟件開發包,這使得無論是集成到中間件,還是最終的應用系統,客戶都不需要去理解深奧的RFID技術,只需要通過簡單的 API,就可以獲得優異的RFID性能,去服務于各種系統。更可貴的是,ThingMagic全線產品使用一個同樣的API,這樣,客戶可以更合理的在配置ThingMagic設備的同時,不需要去擔心額外的軟件開發工作。
RFID項目的成本分析
一說到RFID項目的成本,很多人馬上想到超高頻標簽的成本,并認為它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實這是不對的,首先,現在一般都是對可復用的資產貼標簽。如物流領域的集裝箱、貨盤等,資產管理中的高價值物品等,標簽是可以被重復使用。另外和這些物品本身的價值相比,標簽的價格也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