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極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務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術即射頻識別,也可叫做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讀寫相關數據,因此無需識別系統與識別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RFID技術是物聯網感知層的核心技術之一,作為一項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已經廣泛運用在物流、交通、醫療等眾多領域中。
近年來醫院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但是手術室的信息化建設大多還是機站式工作或手術間單機操作狀態,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移動智能終端來提升手術室的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待開發或初級研發階段。依據手術室管理規范,我院結合手工工作的程序和內容,在HIS、手術麻醉管理系統的基礎上,采用RFID技術,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建立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提高手術室規范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設計原理
系統架構設計
本系統服務端采用.NET作為系統開發平臺,數據庫使用Microsift SQL Server 2008,移動智能終端采用Android開發技術,通過Wifi無線網絡,與服務端交互數據,服務端統一與第三方廠商系統對接,包括HIS和手術麻醉管理系統。開機后,護士直接隔著手術服掃描佩戴在手術服內的RFID工牌卡,即可登錄進入移動智能終端功能界面。
系統主要功能
該系統由五個功能模塊組成,包括手術患者安全核對、用血安全管理、高值耗材管理、手術標本送檢管理、手術室設備管理。各功能模塊根據手術步驟和工作內容,結合RFID技術及移動智能終端進行設計,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基礎上,顛覆傳統工作模式,創新用戶體驗,實現智能化管理,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的應用實踐
手術患者安全核對
通過對手術間進行RFID標簽管理、手術患者佩戴RFID腕帶、醫護人員(包括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手術護士)統一佩戴RFID工牌,手術前,手術護士利用移動智能終端掃描患者腕帶,系統自動顯示患者手術相關信息,然后再逐一掃描手術間RFID標簽,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手術護士的RFID工牌,對接手術排班系統,智能進行核對。如果核對錯誤,則通過聲音、震動、醒目的屏幕顯示進行提醒。
如果醫護人員忘記佩戴工牌,系統也支持輸入賬號、密碼的方式識別醫護人員的身份。
用血安全管理
對血袋用RFID標簽進行管理,給病人佩戴RFID腕帶。在給病人用血前,手術護士利用移動智能終端掃描病人的腕帶和血袋上RFID標簽,系統自動進行匹配識別,如不匹配,則通過聲音、震動、醒目的屏幕顯示進行提醒。同時,如果血袋超過有效期限,也會進行相應的警示。
高值耗材管理
利用RFID標簽,對高值耗材在醫院的全生命周期(即從采購入庫粘貼RFID標簽,到最后使用到患者身上)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醫學工程科在高值耗材采購入庫時,通過粘貼RFID標簽進行入庫管理,手術護士通過智能移動終端掃描患者的RFID腕帶及高值耗材的RFID標簽,自動記錄高值耗材的使用情況,通過與高值耗材管理系統對接,醫學工程科可以實時了解高值耗材的使用情況,通過與HIS收費系統對接,自動計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漏費風險,從而達到對高值耗材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另外,還支持對高值耗材的效期進行管理,逾期耗材在使用時自動進行提醒警示,避免發生醫療事故。
手術標本送檢管理
利用RFID標簽,對手術標本從患者身上采集,到送到病理科交接全過程進行跟蹤追溯管理。手術標本送檢過程的流程,分為標本登記,標本包裝,標本核對以及標本接收四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相應的人員使用移動智能終端對手術標本的信息和狀態進行實時核對確認,利用RFID標簽的多標簽識別能力,可進行多手術標本批量識別,智能批量交接,此外,還支持對手術標本管理添加圖像、音頻等多媒體記錄,并可在線獲取標本的病理報告。同時系統可以自動生成病理申請單,并自動抓取填寫申請單上的大部分內容,規范了申請單的填寫,節省了手工書寫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手術室設備管理
利用RFID標簽,對手術室的每臺設備進行唯一標識,通過信息系統,可以準確的管理每臺設備的信息和狀態。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可以實時快速地進行設備的各種管理,包括盤點、維修、報廢、轉移等,大大降低了設備管理的難度,并且提供真實的一手數據,為醫院賬物相符提供數據支撐。此外對設備管理還支持圖像、音頻等多媒體記錄,避免描述不清,還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應用效果
目前,國家正著力構建最基本的患者安全保障體系,而極具風險的外科手術室安全保障的重點,借助物聯網技術的手術室信息化建設,可為醫護規范與安全保障提供有利條件。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通過對手術中容易出錯、效率低下的幾個階段,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利用物聯網技術及移動智能終端,進行規范化管理,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提高工作效率。
手術患者安全核對功能,利用RFID標簽、腕帶、工牌可以隔物識別、多目標同時識別的能力,借助移動智能終端、Wifi無線網絡,快速、智能實現手術患者的安全核對。
通過用血安全管理,大大降低失誤發生的概率,確保患者的用血安全,并且進行可追溯;通過對高值耗材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避免了漏費情況發生,同時降低了醫療事故的發生率,提高了醫療安全質量;通過對手術標本送檢的管理,實現了手術標本送檢的移動化管理,方便快捷,安全準確;通過對手術室設備的管理,可以輔助手術室人員對設備進行規范化的管理,減輕工作人員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所面臨主要問題與對策
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的應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使用中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高值耗材可能會由經銷商直接送至手術室,跳過了粘貼RFID標簽的過程,導致后續無法進行實時管理。
針對此類問題,一方面對耗材使用流程進行規范,另一方面考慮上線物資供應管理平臺,供應商登錄平臺后,可直接打印條碼或粘貼粘貼RFID標簽,方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