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運輸是指在運輸全過程中,無論是裝卸搬運、變更運輸方式、更換包裝設備等環節,都使所運輸貨物始終保持一定溫度的運輸。冷鏈運輸方式可以是公路運輸、水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也可以是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運輸方式。冷鏈運輸是冷鏈物流的一個重要環節。冷鏈運輸的對象主要有:醫藥品如疫苗、血液制品;保鮮食品如速凍食品、肉類等、冷飲,蔬菜、水果、水產品等。
RFID溫度標簽將數字標識與溫度測量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標簽,在通過數字標識完成物資身份識別的同時又對其所處的環境進行測量和記錄。本文就RFID溫度標簽在現代冷鏈運輸領域做了一些深入的探討。
冷鏈運輸的現狀介紹
美國、日本及西歐國家的食品冷鏈運輸率達80% ~90% ,東歐國家約50% ,而我國只有10% 左右。據了解,去年我國因丟棄腐爛食品造成的浪費達到700億元人民幣,占食品生產總值的20% 之多。這種浪費主要是由于缺少冷鏈運輸體系,導致一些食品在運輸過程中因無法長期保鮮被丟棄造成的。對于藥品而言,溫度偏離將導致藥品質量的劣化,甚至發生毒性變異;多肽、蛋白類藥品凍結會使效價降低,影響療效,疫苗凍結活性喪失,甚至產生有害毒素。
對于冷鏈運輸我們必須掌握其溫度情況,傳統的監控方式則是采用溫度記錄儀來測量并記錄整個的車廂的溫度,即每臺運輸車輛放一臺或者多臺溫度記錄儀來測量并記錄運輸過程中的溫度,當貨物達到運輸目的地后,將溫度記錄儀與電腦通過有線連接的方式將數據導入計算機,再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例如找出最大值、最小值以及曲線趨勢等。傳統的溫度記錄儀有價格昂貴、體積龐大、無法對單個箱體進行測溫、無法自動識別產品信息以及需要有線連接和人工干預才能導出數據等缺點,無法滿足現代冷鏈運輸行業溫度監控的要求。
除了溫度外,冷鏈運輸行業還面臨一個責任區分問題,有一位冷鏈運輸的負責人曾經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們企業的冷藏運輸和冷藏庫都按照食品達標溫度控制,但從供應商那里接貨的時候,經常發現供應商沒有把貨物按照相應的溫度來操作,遇到這個情況,我們會把貨物重新冷凍,然后運輸到各個門店,但一旦在門店出現問題,客戶就把責任轉嫁到我們頭上。”而另一方面,對于一些責任心不強的企業,為了節省費用,在客戶裝入貨物的時候打開冷機,運輸過程中覺的差不多了則就關掉制冷設備,快到目的地時再打開冷機,不能做到全程開機,當貨物交付時,貨物雖然表面凍的不錯,實際上已經變質了。所以責任區分問題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即當產品到達接收方出現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時,必須判斷出是否是由于貨物運輸溫度不符合要求導致的。正是出于這樣的擔心,目前國內一些大的醫藥公司,寧可花大價錢高成本來自建物流也不愿意采用第三方的冷鏈運輸企業,顯 然這樣做 付出的成本是昂貴的。
溫度標簽在冷鏈運輸過程中的應用
RFID 作為一種新興的自動非接觸性識別技術在國內外已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將RFID技術引入物流應用領域的研究成為熱點。設計開發基于R FID 技術的煙草物流分揀系統,實現了煙品自動化分揀作業;基于汽車制造企業物流跟蹤系統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RFID的物流跟蹤管理系統; 等一系列應用,以上應用僅僅是把RFID作為一種標識,用來識別產品,而對于現代冷鏈運輸行業,不但要關心其產品的標識,更關心與之相關的溫度值。而溫度標簽因同時具備數字標識和溫度信息,可以滿足冷鏈運輸溫度監控的要求。
RFID溫度標簽通過內置電池為溫度采集和存儲提供能量,可獨立完成溫度的采集和存儲,當進入到讀卡器的有效識別范圍內,通過讀卡器的激勵來獲取能量從而完成數據交換,這種溫度標簽具有極低的消耗電流。
RFID溫度標簽符合ISO/ IEC 18000標準的超高頻溫度標簽。
RFID溫度標簽的使用流程如下:在產品出庫時,根據貨物運輸的需要,將溫度標簽貼于待測物體表面,設置好溫度范圍,溫度標簽會自動記錄溫度,以預設的采集周期不間斷的記錄環境溫度值,并且手持終端實時顯示,超出溫度范圍發出報警;在貨物中轉過程中,通過手持終端讀取貨箱RFID標簽的信息和溫度,以保證貨物的有效性;在產品的入庫,可由手持終端根據RFID標簽信息方便、快速、準確的分揀貨物的同時驗證其溫度是否符合其存儲溫度,滿足存儲溫度要求的貨物在入庫的同時,會把溫度數據同步導入數據庫,整個物流過程中實現了全程的溫度記錄,確保了產品品質。
RFID溫度標簽可以采集并記錄運輸貨物環境溫度值,可用于記錄貨物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的環境溫度,實現全程的溫度溯源,因此可以有效區分事故責任問題,可同時適用于貨物的運輸方和委托方;RFID溫度標簽由于其實時性、大量標簽同時讀取以及良好擴展性等特點較適合于冷鏈車輛溫度監控,進而保證貨物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