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訪客管理系統
1 引言
傳統訪客管理都是通過手寫登記方式,工作效率低、易出錯,若不法分子使用假身份證,安保人員也很難發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傳統的管理手段大多通過字條簽名或電話確認等方式進行來訪確認,方式繁瑣且容易作假。
廣州樂兒普自主研發的基于有源RFID技術的訪客定位管理系統,可實現訪客信息的自動錄入、身份證防偽、來訪信息的智能管理、來訪過程的實時確認等功能;還能建立訪客信息庫,設置訪客黑白名單,統計來訪次數等多種功能,提高訪客管理的效率。同時,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能對來訪人員進行室內外定位跟蹤、區域管制等監管,提高管理水平。
2 系統原理
2.1 工作原理
通過在區域范圍內布設相應的讀寫器與定位器,利用讀寫器或定位器的位置來確定標識卡(即訪客隨身攜帶的訪客卡)的所在區域,實現室內外的來訪人員的定位監控,定位精確度可達2米。同時,利用車輛引導系統、門禁管理系統等,可實現多種智能化的管理以及監控,實現訪客的綜合智能化管理。
定位器:主動式發送器,當訪客卡(標識卡)進入低頻信號范圍以后,能夠接收到定位器連續發送的125KHz低頻信號,信號包括其自身編號,能夠用于進行不同定位器的區分與識別,識別范圍為2~8m。
讀寫器:主要是作為信息傳輸設備,實現監控區域信號全覆蓋,可接收卡發送的信息,并將信息上傳到采集服務器。
標識卡:即訪客卡,通過訪客登記發放給訪客,具有唯一編號,可主動接受125KHz低頻信號,并通過2.4G上傳相關信息,能夠實現身份認證、定位跟蹤功能。
采集系統:對讀寫器上傳的數據進行處理,實現上層的各種訪客應用。
2.2 RFID技術介紹
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成熟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一種非接觸式的最新自動識別技術,目前正在全世界的各種行業中得以推廣應用。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
RFID是一項易于操控,簡單實用且特別適合用于自動化控制的靈活性應用技術,其所具備的獨特優越性是其它識別技術無法企及的。
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
它既可支持只讀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讀寫工作模式,且無需接觸或精確瞄準;
可自由工作在各種惡劣環境下;
可進行高度的數據集成;
由于該技術很難被仿冒、侵入,使RFID具備了極高的安全防護能力。
一個最基本的RFID系統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份:
標簽(Tag):也稱標識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安裝或粘貼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讀寫器(Reader):在有源RFID系統里也稱基站,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Antenna):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電子標簽中一般保存有約定格式的電子數據,在實際應用中,電子標簽安裝或粘貼在待識別物體的表面。讀寫器可無接觸地讀取并識別電子標簽中所保存的電子數據,從而達到自動識別體的目的。通常讀寫器與電腦相連,所讀取的標簽信息被傳送到電腦上進行下一步處理。(除以上基本硬件配置外,還應包括相應的應用軟件)。
3 實施方案
通過在出入口處以及需要監控的區域安裝相應的讀寫器和定位器,實時檢測到佩戴有電子標簽的人員進出情況,并通過管理系統完成統計工作。
我司自主研發的2.4G有源RFID識別系統具體以下特點:
識別距離遠,0~100米可調(使用定向天線能達到300米距離);
可識別高速移動物體,最高識別時速可達180km/h;
單個讀寫器可同時識別不少于500張電子標簽;
讀寫器可使用有線或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送,適合各種不同應用場景;
電子標簽擴展性強,能增加各類傳感器,如開關、溫度、震動等,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
安裝方式
標識卡:即訪客卡,有多種樣式,如胸牌或胸卡、腕帶等形式,也可定制。由于采用遠距離識別技術,所以無需佩戴在指定位置也可被識別。
讀寫器:在合適位置安裝讀寫器,使信號能覆蓋整個出入口。一般情況下,讀寫器安裝在高處,空曠無遮擋的位置,使讀寫器信號能覆蓋更廣的區域,提高讀寫器的利用率。
定位器:實現精確定位以及進出判斷功能,主要用于門口或需要精確定位的區域。通常定位器天線使用埋地安裝或吊頂安裝。根據大門寬度可選擇使用2根天線或4根天線,使定位器信號能覆蓋大門人員進出通道。
4 系統功能
4.1 登記簽離
4.1.1 來訪預約
來訪者可將個人信息、來訪事由、來訪時間等預約資料提前錄入,系統自動生成相應來訪預約號。在訪客到來時,登記人員通過訪客提供的預約號,可以快速尋找到該訪客的預約資料,輕松完成訪客的登記以及發卡。系統支持訪客取消預約,或被訪人取消預約,或更改拜訪計劃。
4.1.2 訪客登記
利用身份證閱讀器,能自動快捷讀取訪客證件信息,并自動將訪客身份信息錄入到系統。登記人員只需核實訪客相貌與證件照片是否一致,并發放訪客憑條和訪客卡即可。
證件識別:自動識別身份證、駕駛證、軍官證、護照等證件并提取訪客信息。
即時拍照:支持即時人員拍照并綁定訪客信息。
物品登記:對訪客的物品拍照留底,實現隨身物品登記。
黑名單管理:對可疑人員或被禁止人員列入黑名單,以便下次來訪時系統自動提示。
線路規劃:提供訪客行走線路設置功能,一旦出現人員路徑非法可報警提醒。
禁區授權:對特殊訪客,可授權可訪問的重點區域、禁區等。
訪客憑條:包含二維碼、被訪人、來訪人等信息,與訪客有源卡綁定發放給訪客。
收卡簽離:訪客離開時,提交訪客卡及訪客憑條(需被訪人簽字確認)即可。
4.2 監控管理
4.2.1 定位跟蹤
自動識別訪客身份,實時在地圖標注其位置并可進行軌跡跟蹤。定位跟蹤功能包括:
(1)指定查找任何已配有標識卡的來訪人員的位置。
(2)顯示指定時間段內的移動軌跡。
(3)在發生突發情況時,可實時追蹤來訪人員的去向。
系統地圖界面動態顯示人員的位置信息,系統能自動識別人員進入了哪個樓層,并切換到當前樓層的地圖頁面進行跟蹤定位。
4.2.2 區域管制
針對特定的安全、涉密或其它重要區域,通過對指定的人員授權配置,實現智能識別及控制,訪客人員只能進入預約拜訪的區域,對非法進出的訪客可實時報警提醒。
電梯分層控制
對于要進入辦公大樓的訪客人員,需要刷卡呼叫電梯,且只能停靠被訪人所在樓層。
門禁管理控制
通過出入口大門的通道設備,對出入人員進行權限管理,只有經過授權的訪客人員刷卡或條碼后才能進出,從而起到門禁的控制作用。
非法報警
對于非法進入的訪客人員,如訪客通過樓梯進入其他樓層,系統能進行識別并報警,另外,系統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置多種報警,如訪問超時報警等。
4.2.3 軌跡回放
系統可對人員的歷史軌跡、歷史數據報表等可查詢回放。通過電子地圖可以用動畫形式回放指定人員在某一時段的歷史軌跡,還能用圖表顯示出其它具體信息。指定某訪客,某個時間段(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系統會以數據列表的形式顯示該訪客各個時刻的詳細位置信息。同時可在地圖上以動畫形式將人員歷史軌跡進行回放,用戶可以控制軌跡回放的播放速度。
4.2.4 實時統計
系統提供對當前的來訪情況進行實時統計,支持按區域或建筑等方式實時統計來訪人數、被訪人數、區域滯留人數等信息。如實時查詢某樓層的來訪人數、某區域滯留的訪客人數以及當前被訪人數等。同時系統具有查詢功能,可按區域或建筑等方式具體查詢訪客人員信息、被訪人員信息等。
4.2.5 視頻聯動
視頻聯動功能是通過將基站與視頻監控設備綁定,當發生報警后,系統會及時調用視頻監控設備朝向事件發生場所,記錄報警地點視頻信息,反之亦然,即當監控設備發現監控區域內有可疑情況發生時,系統會及時調用智能管理系統,對監控區域內人員進行定位分析記錄等功能。
4.3 信息管理
4.3.1 查詢統計
大量的登記數據及監控信息,可通過網絡進行實時共享,在與訪客系統聯網的任意電腦或手機上進行數據統計圖表分析,提供管理效率。如訪客數量統計、預約人數統計、訪客進出統計、報警統計、車位統計等等。同時系統具有查詢功能,如按被訪人查詢、按時間查詢、按區域查詢等。
4.3.2 報表打印
為了進一步提供信息的規范化、加強數據的管理與共享,可對系統所有功能模塊的數據進行分類管理,實現動態數據報表的生成、導出與打印,為用戶提供管理決策依據。
4.4 車輛引導
系統同時對院內的停車位進行監控,對開車進來的訪客人員進行引導停車,通過顯示屏以及車位指示燈,顯示各區域剩余車位情況,引導客人快速停車。